校园网| English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校务> 正文
我校举行“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
投稿日期: 2023-11-23 发布日期:2023-11-23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张润 刘魁

  11月22日,“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中山西路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立信研究基地、中国知识体系研究中心主办。校党委书记解超教授,上海大学特级岗教授、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高瑞泉,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孟捷,《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以及我校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经伟主持。

  解超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的创造性思想观点和创新性理论体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崭新空间。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证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性,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再以纯粹的理论样态呈现,而且以成功的实践形态得以生动展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就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不仅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范式,更要发挥理论先导和资政建言的重要作用,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李友梅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以城市基层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构建路径研究为例,认为要从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新的研究范式、体系化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要注重现实,把握真问题。

  高瑞泉教授从哲学思辨的高度,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追求真知;二是以真知教育民众;三是实践优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升华中国式现化话语体系。

  陈恒教授从世界史的角度提出,要从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史、西方世界的发展史等,既要否定“西方例外论”,更要从延续的中华文明中,来理解和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李骏研究员认为要以中西比较的方法论,从历史的维度,包括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新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

  孟捷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编写史的角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历史制度特征和战略观念政策特征。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提出构建知识体系的三种力量、三种品质、三个途径,认为青年学人是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力量,学术期刊是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怡轩副教授从理论前提、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方法论原则等方面整体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理依据。

  (摄影 忻心)

点击率:    编辑:新闻中心
相关信息
上海市统计学会统计与宏观论坛在我校召开 我校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
我校创业指导站获评“上海市A级院校创业指导站” 我校2023年上海哲社项目及优秀成果奖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我校7个团组织等获上海市示范典型表彰 我校举办新任辅导员培训暨辅导员专题培训
我校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贡献奖 我校案例入选教育部 “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案例展示优...
我校在上海市高校国防教育实践展示交流赛中获佳绩 我校荣获上海教育系统财务工作者趣味运动会二等奖
上川路校区: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 文翔路校区:松江区文翔路2800号 中山西路校区: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
沪ICP备09005481号-4 CopyRight ©2015-2016 版权所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