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主页 | 后台管理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 正文
马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发布日期:2020-09-07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高远的历史站位、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阐述了学校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明确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一年多年来的实践,组织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全方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9月4日,学院借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组织全体教职工在线观看“周末理论大讲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专题导学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艾四林教授。各教研室围绕《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积极开展在线学习讨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正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针对当代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法律等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要根据课程的目标与任务,深悟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的具体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智慧滋养,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研究世界。我们要时刻牢记育人宗旨,努力探索教学艺术,以创新理念拓展教学方法与模式,感受和体察学生活泼的生命、灵动的思想,与学生在精神领域“相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老师们纷纷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心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把握新时代学生的思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地进入学生头脑,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同时要创造性的把“课程思政”、课外实践、网络在线课堂、课外活动等,整合统一到全方位育人体系之中,培养学生成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时代新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理解并掌握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四个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纲要课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立信校史上有很多红色资源,是革命年代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展现了立信人的家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纲要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立信校史,充分挖掘整理立信校史上的红色资源,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校史资源资政育人的实践机制。当前,学校正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纲要课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史学专业背景和优势,为“四史”学习宣讲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这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首位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的鲜亮本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高度统一的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思政课既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与精神,更要让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自己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作为原理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用好鲜活的现实素材,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来提高教学水平。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要拓展主阵地与主渠道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把思政课上出味道、上出效果。原理教研室正在积极探索“原著课堂”,围绕教学内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研讨学习,分享交流学习体会,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师们表示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学好、吃透,思政课教师要恪守职业规范,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担负着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要深刻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等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立足两个大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概论课教研室有关老师正在积极筹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开设,要通过该门课程重点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世界意义和实践要求,真正把理论的创新、真理的味道、时代的自信讲出来。结合财经院校特点,我校思政课教师还应积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相关教育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和时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六要”标准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要能够紧跟时代主题,结合国情,运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将传授知识和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要把抗疫、抗洪的生动案例融入思政课堂,用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纳拓展优秀师资力量,通过大课堂小课堂相结合、名师讲堂等途径,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上级部门和学校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积极推进学院内涵发展。一是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教研室特色项目建设,目前马院承担的5门思政必修课中有1门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重点课程;2019年至今,学院教师分别获得市级教学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二是以凝练学科科研特色为突破,组建“百年党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经济伦理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思想热点研究”三个学科团队;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论坛”,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光明网等多家媒体给予宣传报道;目前,马院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2019年至今新增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B级以上期刊论文7篇,3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5篇获中宣部采用;三是以扩大理论传播为支撑,着力于正确舆论引导。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围绕“四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诚信”等主题组建宣讲团,2019年至今面向校内外开展各类理论宣讲近20次;鼓励教师撰写高质量理论文章, 2019年至今,马院教师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重要党报党刊、主流媒体发表论文10余篇,旗帜鲜明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主旋律。四是以拓展校外合作为抓手,坚持开门办思政。学院面向上海和长三角地区,2019年和2020年先后建立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俞秀松纪念馆2家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2019年11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澄衷高级中学、立信附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联合开展推进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三进”集体备课活动,浦东电视台、东方教育时报做了专题报道。2019年12月,马院携手松江大学城及周边共9所高校同松江教育局签订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协议。

接下来,马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方面全方位推进马院建设与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松江校区:松江区文翔路2800号 浦东校区: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 徐汇校区: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
版权所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