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师在线课程建设标准参考

发布日期:2021-09-23 11:02:37 点击量:

为提高我校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40号)的精神,结合我校多年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实际情况,特为教师提供我校在线课程建设标准,供参考。

本参考对在线课程的定义、在线课程的整体结构、教学设计要求以及技术规范进行了说明,适用于我校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一、在线课程相关定义

在线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在网络学习环境中进行教学内容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部分:一定的教学内容及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是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形式,以辅助远程教学。教学视频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视频,10~25分钟左右,主要是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另一种是微视频,5~10分钟左右,可以是导学、重难点讲解、案例分析等,主要用于辅助课程的主体内容。

即时测试——即时测试是指设置在视频中或视频后的与视频内容相关的简单测试题,用于即时检验学习者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题型通常为选择题。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测验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打分等。

二、在线课程整体结构

在线课程由课程信息、课程学习模块和课程学习管理三部分组成

1、课程信息:包含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学习计划、考核要求、课程团队、联系方式等方面的介绍。

2、课程学习模块:将课程学习内容根据知识点分解为多个学习模块。学习模块下学周为单位组成。每个学周包含完整的教学主题、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所有活动内容。

3、课程学习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公告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习资源管理、测试管理、作业管理、论坛管理、课程评价、学习统计、学习评价管理等教师、学生、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所需完成的后台管理任务。

三、教学设计要求

1、课程信息

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提供详细的课程基本信息,建议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导学:提供文字和视频的导学。课程导学是对一门课的概述,内容包括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覆盖面、学时数、学分数、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授课对象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等内容。视频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2)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3)课程教材:课程主教材及参考书目。

4)学习计划:给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表,明确规定教学主题、学习成果、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包括每个模块下所设周的教、学、习、考所有活动的内容。

5)考核要求:1.考核目标;2.考核方式;3.成绩计算方式。(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6)师资队伍:1.教师团队成员背景介绍;2.教学职责介绍 。

7)联系方式:给出Email、电话等联系方式。

8)除以上模块外,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其他模块。

2.课程学习模块

课程学习模块可包含多个学周,每个学周应包含完整的教学主题、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每个学周的学习资源里可包含多个知识点,学习者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并可下载相关的文档等学习辅助资源。此模块需要以下几部分:

1)学习指导:提供每个课程模块或学周的学习目标(教学主题说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介绍)以及学习方式(即时测试、周作业、模拟实验、在线讨论、集中辅导等教学活动安排)。

2)学习资源:提供教学视频,教学讲义、演示文稿、教学案例以及拓展学习资源。教学视频长度在5~10分钟或10~25分钟左右/;讲义形式为WORDPDF或者PPT格式,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概念、公式、原理、例题等。

3)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包括模块或周作业、模拟实践、在线讨论等。

4)学习评价:形成性评价通过视频学习、即时测试、作业、在线讨论等形式进行项数选择和测试。

3.课程学习管理

1)用户管理:教师可浏览和编辑本课程的学习者信息。学生可以更新个人部分信息。

2)公告管理:教师可编辑和发布课程公告(如关于调课、线下答疑、活动、作业等的通知)。

3)课程信息管理:教师对课程信息进行维护,包括增删和修订。学生可进行课程选择的个性化管理。

4)学习资源管理:教师可上传、编辑及更新课程资源内容。学生可以将学习资源归类存在个人空间。

5)作业管理:教师可上传、编辑及更新作业内容以及给学生打分等。

6)论坛管理:教师可对论坛内容进行删除、精华选择等。

7)学习统计:教师、管理者可查看课程相关学习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学习人数、讨论次数、测试结果、作业统计、考试统计等)并及时调整学习进度。

8)学习评价:教师可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设置,并对所占比例进行管理,可设置通过标准的分数,可按不同角度是对学习评价进行自动分析;学生可查看个人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成绩通过者可发放证书。

四、课程建设技术规范

1、页面要求

1)页面设计创意新颖,版面设计与构图美观,界面风格一致,体现学习专题的特色。同一页面颜色不要过多。可通过颜色来突出重点。

2)页面导航清晰,方便用户使用,没有无效链接。

3)表格尽量用绝对像素,以免浏览分辨率不同时表格产生变形。一个网页要尽量避免用整个一张大表格。

2、素材要求

1)汉字采用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字体采用Windows系统提供的常用字体,不要使用各种商业字库中的字体。中文字号不小于五号,西文不小于10磅,行距适当。

2)视频采用高清格式,画面比例是16:9的,前期拍摄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建议采用1920*1080的分辨率拍摄,每秒画面不低于25帧,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均为真彩色,图像清晰,播放流畅,声音清楚。视频格式前期编码技术标准为H.264,其中视频比特率不低于1024Kbps,音频比特率不低于64Kbps。视频输出格为MP4WMVASF等。

3)图片支持JPGGIFPNG格式。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低于256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128级。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图像尺寸以能够清晰显示图像细节为宜。图片文件不宜过大,以减少页面下载数据量,一般控制在200K以内。

4)音频文件采用RMWMAMP3等流媒体格式,建议优先采用mp3格式。音乐类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44.1 KHZ,立体2声道,量化位数不低于16位,码率不低于128Kbps;语音类音频采样频率不低于22.05 KHZ,量化位数不低于8位,双声道,码率不低于64Kbps。汉语使用普通话配音,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音频播放流畅。

5)动画素材采用GIF格式或SWF格式或HTML5+javascript文件(注:ios平台不支持SWF格式)。动画要有较强的表现力。同一页面不宜出现过多的动态区域。每个动画不宜过大。

6)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动画。

分享到:
Baidu
map